你是否曾下定決心自學英文,卻因沒有方向,只能回到學生時期那套「死背單字、狂刷文法題✏️」的老方法?結果時間⏳️、力氣花了,英文卻完全沒進步。
本文將分享 8 個自學英文必備的技巧和習慣,並附上完整的自學資源,和可以直接使用的 AI 指令,幫助你即使沒有老師、沒有花錢,也能自學學好英文!
自學英文可能嗎? 沒人給回饋會不會學壞?
當然可以✅。許多語言學家早已表明:語言的習得,關鍵不是「要有老師教」,而是透過大量可理解的接觸。只要接觸的是自己大約 8 至 9 成能看懂、聽懂的英文內容,大腦就能自然吸收語言。
特別現在有了 AI 的輔助,自學英文變得更簡單。
只要下對指令(本文將提供),就能靠 AI 客製化符合你興趣和程度的英文內容、為你的口說跟寫作提供回饋,還能安排學習計畫,避免「東學一點、西學一點」的零散學習。
另外,像 Elllo、Voice of America、BBC Learning English 等免費自學英文網站💻️,內容都很完整,是非常適合用來自學英文的資源。

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
自學英文好嗎?和補習班、家教、線上課程的 3 大差別
和「上補習班、請家教、買線上課」相比,自學英文有 3 個優勢:
1. 💲 省錢
無論是家教、補習班還是買線上課,動輒都要花上幾千上萬台幣💸,但只要掌握正確且受用一輩子的自學英文技巧和習慣,就能減少持續買課的經濟壓力!
2. 學你真正用得到的英文
自學英文,你可以自由選擇有興趣、又符合你需求的內容。
上補習班或線上課,通常只能依照安排好的統一教材去學📑,而這種面向「所有人」的課程,很難有效針對每個人的情況提供幫助。
3. 🕐 時間跟地點都更有彈性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,而學英文也應該如此。自學英文,你可以規劃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,不需要配合固定的課程時間或地點,也不用擔心作業或考試的壓力。
自學英文 vs 家教、補習班、線上課
| 📝自學英文 | 👨🏻🏫補習班、家教、線上課 |
| 💰️幾乎不用花錢 | 💸動輒上幾千至上萬台幣 |
| 👍️自由選擇有興趣、符合需求的內容 | 📕統一教材 |
| 🌐時間地點彈性,隨時隨地都可學習 | 🏫配合固定的課程時間或地點 |
自學英文如何選適合的程度?📚 一招快速判斷
自學英文時,讓自己「沉浸」在英文的環境中(如:看電影🍿、戲劇、YouTube 或聽 Podcast🎧️),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與核心。但如果選的內容太簡單或太難,學習效果都會大打折扣。
CEFR(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)是全球通用的英文分級指標(台灣、多益、雅思等英文檢定考試也參考這個)。
根據英文等級,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推薦學習資源:
| 👶兒童書、🎞️ 生活 Vlogs | 📺🎬有興趣的電影、戲劇、文章、Youtube、播客 | 🎥紀錄片、原文書 |
| 零基礎、A1 - A2 (初級) | B1 - B2 (中和中高級) | C1 - C2 (高級) |
| 約多益 120 ~ 550 分 | 約多益 550 ~ 880 分 | 約多益 880 ~ 990 分 |
| 約雅思 2.0 ~ 4.0 | 約雅思 4.0 ~ 6.5 | 約雅思 7.0 ~ 9.0 |
| 約全民英檢初級 | 約全民英檢中 - 中高級 | 約全民英檢高 - 優級 |
如果你沒有考過任何英文檢定📝,可以用「理解程度」來判斷內容是否適合自己。
建議選擇能理解大約 8~9 成的內容,剩下 1~2 成不懂的部分,可以透過情境、語氣、字幕或畫面來推測並理解。
這樣的難度:讓大腦接觸大量以「聽懂和看懂為主」的英文資訊,正是我們小時候無痛學會母語的方式,也是自學英文最關鍵的核心之一。
自學英文 AI 指令 1 ֎:量身打造最適合你的學習內容
參考指令:我的英文程度是「A1/A2/B2/多益 600 分/雅思 5.5 分等等」。根據「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發展區理論」,寫一篇有關(你的興趣或主題),約(字數)的英文文章。
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發展區,是一個「超出學習者當前能力一點點」的範圍。因為超出的範圍剛剛好,不會太難也不會太簡單,所以在教育心理學中被認為是「最完美的學習區間」。
例如:
當一個小孩已經學會「加法 ➕」,那麼「學減法➖」就進入他的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發展區。因為「減法」不會難到完全無法理解,也沒有簡單到一點挑戰都沒有。
自學英文的技巧和習慣
1. 自學英文的第一步:鎖定你最需要用到英文的情境
根據研究,有效的英文學習關鍵在於,找出「你會在哪些具體情境中使用英文」。
因此,自學英文時,與其匆忙的開始,不如先問自己:「為什麼想學英文?」,你想用英文做什麼?是在旅遊時辦理機場報到✈️、點餐🍲?還是在工作中做簡報、介紹公司產品💼?
目標越具體,不僅能幫助你更有方向開始努力,也能在用 AI 輔助學習時,獲得更貼近需求的內容。
例如:
如果你在銀行櫃台工作🏦,需要在該情境使用英文,你就可以主動去接觸與「銀行場景」相關的英文內容(看 YT 影片、讀相關文章),或直接向 AI 提問。
自學英文 AI 指令 2 ֎:快速找出最適合你「學習目標」的英文
參考指令:「我在銀行櫃檯工作,請提供一個表格,列出這個職場情境(目標語言使用情境)會需要的語塊和固定搭配詞,並提供中文解釋和使用範例」。
2. 自學英文的關鍵:動機不是天生的,而是可以「創造」的
自學英文時,由於沒有人督促,找到並保持學習動機就變得非常關鍵。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,人的學習動機可分為兩種: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
內在動機:行為完全出自內心。你去做某件事,是因為真心喜歡❤️,並在過程中發自內心感到快樂。
外在動機:行為受到外部因素影響,最常見的情況是為了滿足他人期望,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。
研究指出,內在動機更容易持續,因為你在做的過程中就感到快樂和滿足,而不是追求結果。
如果自學英文是你的內在動機,那絕對是最完美的狀態。但即使你的動機偏外在(如因工作需求才去學英文),也可以透過以下三點來促進內在動機,讓自學英文變得更有樂趣跟長久。
1. 連結個人
人是情感動物,需要「有意義的連結」才能產生動力。所以自學英文要挑「有興趣的主題」,這個被講到爛掉的建議,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。
你對主題越有共鳴,動機就會更強,學習的過程也會更能夠專注。
真實案例(靠美劇,把英文學到可以寫饒舌的國際大明星🎤):
🎤BTS(防彈少年團)的隊長 Rap Monster(RM)是自學英文的成功典範。雖然他從小在韓國長大,卻能流利地像母語人士一樣用英文表達。而他的方法,你也能做到 → 看美劇🎞️。
RM 靠著反覆觀看美劇《六人行》,讓自學英文變得有趣又持久,而不是靠死背單字和文法。
2. 自主性
自學英文時,你就是自己的老師,沒人規定你一定要讀哪篇文章或學哪個單字,你完全可以自己決定要「學什麼」和「如何學」。
我曾遇過一位教授,從不規定學生只能用一種方式學習、交作業:
↪︎ 作業想用寫的完成? ✍🏻
↪︎ 想用報告口頭發表?🗣️
↪︎ 想做成影片?🎥
➪ 全都可以✅️
想想看,如果你不是自願想學英文的,這代表你高機率很難在過程中找到樂趣。這時,如果連「怎麼學」都不能自己決定,那學習過程幾乎肯定會很痛苦。
所以,確保你在自學英文的過程中,把「如何學」和「學什麼」的「選擇權」留下,才能找到最有動力的學習方式。
3. 培養自信
我小時候籃球🏀打得不錯,每次同學約打球我都很樂意去(心想著電爆所有人)。但我不太會游泳,所以每次約游泳我都找理由拒絕(怕丟臉)🏊🏻♂️。
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感覺?對一件事越有自信(覺得自己做得到),就越有動力去做。
教育心理學家發現:當我們相信自己做得到,就更有可能去做、也更容易堅持下去。而要擁有「相信自己做得到」這種心態的關鍵,就在於建立信心。
所以,在自學英文的過程中,從簡單、容易上手的內容開始,不只能能讓你更快獲得成就感,對於維持學習動力也很有幫助。

Photo by Compare Fibre on Unsplash
3. 與其等有空,不如每天學一點🕜️
自學英文從來不是一兩天就能突飛猛進,而是透過時間累積的結果。現代人生活忙碌,上班、上課和通勤加起來往往就超過 10 小時,讓許多人覺得根本沒時間學英文。
但其實,就算每天只擠出 10 分鐘、學一個單字,都是非常寶貴的累積。別因為一天沒有幾個小時的空檔,就乾脆放棄自學英文。與其等待完美時機,不如善用零碎時間,穩穩向前。
建議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套「打卡制度📅」,每次學習就打一次卡,並在連續 10、20、30 天達標時,給自己一些獎勵。
4. 學習中斷沒關係,別讓一次失誤變成放棄
自學英文的路上,生活中難免會有突發狀況打亂原本的計畫。有時你可能太累、事情太多,或只是單純沒心情學習。
如果遇到這些情況,也不用苛責自己,因為真正影響學習成效的,不是「中斷幾天沒學」,而是你是否因此就乾脆放棄。
例如:
你計畫週六早上十點起床自學英文,結果賴床加滑手機拖到十一點半🛌🏻。這時,你還是可以選擇放下手機,而不是想著:「今天乾脆算了不學吧」。
重點不是每天都做到完美,而是即使稍有差錯,也願意隨時調整、不讓自己偏離目標的航道。
5. 英文不是只在書桌學❎️:讓英文腦在生活中偷偷養成
自學英文要有好的成效,除了安排刻意學習的時間,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創造大量接觸英文的機會。透過「高頻率、自然接觸」的方式,就能漸漸培養出英文腦。
你可以試著讓英文融入生活中的不同面向:像是追劇時改看英文電影或影集、多看英文 YouTube 長影片和短影音📱、通勤時聽英文 Podcast🎧️,或把你平常玩的遊戲語言介面改成英文。
記住,不需要把「自學英文」看得太嚴肅、如果你把每一次接觸英文都當成一場正式學習(一定要坐在書桌上、寫筆記),反而會讓自己壓力太大。
讓英文的出現變得「習以為常」,自然地融入生活中,反而更輕鬆,也更容易堅持。

Photo by Alin Surdu on Unsplash
6. 怎麼知道自己英文進步?:用「任務」來檢測你的英文實力
自學英文的好處之一,就是與其用考試去衡量自己,可以透過語言學家力推的「任務型評量」,以更貼近真實世界的方式來評估。
你可以試著給自己一個你實際會用到英文的任務,如:用英文寫一段自我介紹。去檢測自己是否能流暢地介紹姓名/職業/學校/和興趣?還是會一直卡住查翻譯?
這樣的練習不只能讓你了解自己「實際應用英文的能力」,更重要的是,它模擬的就是你「未來用到英文」的樣子,因此絕對比刷選擇題、單字填空更有意義。
自學英文 AI 指令 3 ֎:快速找出最適合你「學習目標」的英文
參考指令:「我的工作是銀行櫃檯人員,請給我五個有關銀行情境相關的英文任務型評量(Task-Based Assessment),讓我能檢測自己在該情境當中,實際應用英文的能力」。
7. 自學英文要「敢錯」
自學英文時,很多人因沒有人在旁推一把,加上不想犯錯,因此習慣只講最安全簡單的句子。
建議每次練習表達時,都試著把句子拉長到至少七個字以上,只有在你試著為自己的表達延伸時,才能練到更多。
如果總是只說「I am happy」、「I like it」這種三個字左右的短句,長期下來,反而會讓你無法進步。
自學英文 AI 指令 4 ֎:讓 AI 扮演老師的角色並給出回饋
參考指令:
你是一位英文母語者。「我想表達的中文為⋯⋯,我用英文這麼說⋯⋯。檢查是否有錯,並提供其它更自然且常見的說法」。
8. 與其盯著目標,不如欣賞自己走了多遠
自學英文的過程中,與其一直把注意力放在「現在的自己」和「理想目標」的差距上,更重要的是,把衡量的方向轉向,回頭去看「現在的你」和「剛開始的你」之間的距離。
當你把衡量自己的方向往回看,才會開始發現和欣賞自己的進步。這樣的心態,能幫助你培養長期自學英文的習慣和動力,比起上幾週或幾個月就結束的家教或線上課,更能真正把英文學起來。

Photo by Kaleidico on Unsplash
自學英文推薦資源
自學英文網站(免費)
1. ELLLO 💻️(單字量、聽力和閱讀能力一次提升!)
ELLLO(English Lesson Listening Library)的 5 個優點:
➢ 1. 特別為學英文的人設計(語速較慢)🔉
很多影片都才一分鐘左右,適合平常沒時間看或聽長篇文章的人。
➢ 2. 每個音檔與影片旁會有個國旗🇹🇼,告訴你是什麼口音
除了主流的美英式🇺🇸🇬🇧,還有澳洲🦘、加拿大🇨🇦,甚至日本🗾與歐洲國家的口音。很適合準備雅思、多益這種會出現多種口音的考試✒️。
➢ 3. 🎙️音檔都附有字幕+練習題
幫助你加強理解跟聽力吸收
➢ 4. 內容等級分得很清楚(有初級、中級、高級)
可依照程度選擇
➢ 5. 🌍主很題多元(生活、時事、旅遊等等)
讓你自學英文的過程不會無聊,內容更貼近日常。
2. Voice of America(VOA 美式英文)🇺🇸
Voice of America 提供不同主題的新聞和故事(文章還附音檔)。
內容超廣 → 從科學🥼、健康❤️🩹到文化、科技都有。重點是,它的語速比較慢(專為非英文母語者設計,約普通語速的 75%)。
也就是說,你不但可以跟著練習聽力、閱讀和發音,還能同時累積大量單字。
3. BBC Learning English (英式英文)🇬🇧
等級從基礎到高階,包含單字、俚語、文法、口說和聽力訓練。每段影片和音檔平均 1 ~ 6 分鐘,適合零碎時間學習。內容附有文字稿、單字解析和練習題。
4. News in levels (新聞時事)📰
每篇文章都有三個版本📚️(初、中、高級),這代表只要看一篇文章,就能學到「一堆相關的同義詞」,單字量提升的速度也能因此翻倍。裡面文章普遍都很短,適合「看到一大串英文就頭痛的人」。
關於閱讀順序,建議從初級開始讀。這樣在讀中或高級版本時,如果遇到不會的單字,就更有可能「猜出單字的意思」。
如果能自己「猜出單字意思」,那對於單字的印象程度絕對會比「靠翻譯得出意思」更深。
想想看你過往的經驗,是不是「靠自己領悟的技能和知識」,會比「別人直接教給你」更不會忘記。

Photo by Ron Sinda on Unsplash
自學英文網站(付費)
1. Voicetube (可免費使用,付費有更多功能)
VoiceTube 集合了 YouTube、TED Talk、電影片段等各種英文影片📱,內容包含生活、科技、商業🧑💼等多元主題,讓自學英文更貼近生活。
影片支援中英文雙字幕、單字幕或無字幕切換,還能逐句點選個別單字查詢並加入單字本。內建的「跟讀功能」可錄下自己的聲音與原音比較,幫助練習發音與語調。
我認為免費版功能就很全面,付費版則額外提供無限單字收藏、AI 口說助教和學習歷程紀錄等更多模式。
2. 100 LS
100 LS 最大的特色是,它們為眾多熱門電影和戲劇透過 Notion 建立了語料庫,並將台詞中的片語、語塊,甚至笑點進行解釋與分析。現有的語料庫包含:
🎬 5 部 Disney 電影:《動物方城市》、《腦筋急轉彎》、《玩具總動員2 ~ 4》全系列。
🎥 美劇《How I Met Your Mother》第一季(共 22 集)。
💼 4 部職場電影:《高年級實習生》、《穿著 Prada 的惡魔》、《愛情,不用翻譯》、《寶貝大老闆》。
推薦語言學習社群
1. Duolingo🦉🔠
Duolingo 最大的特色是遊戲化學習,它把自學英文變得像玩遊戲一樣有趣。你會在每堂課完成後得到經驗值、解鎖下一關、收集徽章,甚至參加全球排行榜挑戰,和其他用戶比拼。
例如:
➢ 每天完成練習會保持「連續天數紀錄」,我自己就是為了不中斷,每天都會自動打開 App, 就算只花 5 ~ 10 分鐘,也能培養穩定學習習慣。
➢ 答對問題會有小綠鳥 Duo 給你鼓勵,答錯也會以可愛動畫提醒你再接再厲。
➢ 完成單元後還會解鎖寶箱、領取虛擬貨幣🪙,用來購買角色服裝🎎或主題背景,讓學習過程充滿驚喜感。
我自己買了 Duolingo 的付費版本,最大的好處是:無廣告干擾、離線使用、同時學多種語言和無限的「遊戲生命(Hearts❤️)」。整體體驗確實更流暢方便。
但我認為,除非你真的非常需要這些進階功能,不然對多數自學英文的人來說,免費版就已經很足夠。
2. Hello Talk💭
HelloTalk 是一款語言學習軟體,最大的特點是讓你和各國的母語人士🌏️「像朋友一樣聊天」。我自己用了幾個月後,覺得有點像「語言學習版的 LINE」。
系統會根據你的母語和想學的語言,自動推薦多位聊天對象。如果你的母語是中文,想學英文,會被配對到以英文為母語、想學中文的人,讓你們可以互相輔助彼此(他教你英文、你教他中文)。
聊天時如果看不懂對方傳的訊息,也可以用內建翻譯功能輔助理解💭。
Hello Talk 付費版本可以同時學更多語言和無廣告的干擾,但以我的使用經驗和自學英文的角度來說,用免費版本當作偶爾的日常練習就綽綽有餘了。

Photo by Kelli McClintock on Unsplash
結論:自學英文,持續比完美更重要
本文分享了 8 個自學英文的實用技巧和習慣,從如何鎖定目標、建立動機、創造英文環境,到如何衡量進步與運用 AI 工具輔助學習。
最後提醒,自學英文最大的優勢,就是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、節奏和目標去安排學習。比起一次學很多或要求每次都完美,「持續」才是最關鍵的要素。即使每天只學 10 分鐘、多背一個單字都是進步。
自學英文不是比誰學得快,而是能否持續累積!
參考資料
參考資料 1:Comprehensible Input Teaching English British Council
參考資料 2:International Language Standards Cambridge English
參考資料 3: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
參考資料 4:4 learnings from Duolingo efficacy studies
參考資料 5:Facilitate Target Language Use
參考資料 6:Adams, N., Little, T. D., & Ryan, R. M. (2017). 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. In Development of self-determination through the life-course (pp. 47-54). Dordrecht: Springer Netherlands.
參考資料 7:Ramesh, R., Mala, V. N., & Panda, N. (2024). The Impact of Task-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n Learner Engagement and Proficienc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. Library of Progress-Library Science, Information Technology & Computer, 44(3).
參考資料 8:Chen, S., & Wang, J. (2019). Effects of Task-Based Language Teaching (TBLT) Approach and Language Assessment on Students’ Competences in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.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, 12(3), 119-138.
FAQs
Q 1:英文基礎差,自學英文的第一步與核心是什麼?
A:先問自己:「我想在什麼情境中使用英文?用英文做什麼?」
找出你實際會用到英文的情境(如旅遊、工作、面試),再針對這些情境進行聽、說、讀、寫的練習,會讓你在選擇自學英文的資源時更有方向,也更好利用 AI 輔助學習。
Q 2:自學英文好嗎?和補習班、家教或線上課有什麼差別?
A:自學英文有三大優勢
➢ 1. 省錢:補習班、家教或線上課動輒就需要上千至上萬元,但只要認識正確的自學英文方法,就能省下長期學習的費用。
➢ 2. 符合個人需求:自學英文能自由選擇有興趣、真正會用到的內容,而不是照著一套對所有人都一樣的教材。
➢3. 時間與地點更有彈性:可依照自己的生活節奏安排學習,不受限於固定的課表和地點。
Q 3:自學英文如何選適合的程度?
A:選能理解大約 8~9 成的內容,剩下 1~2 成不懂的部分,可透過情境、語氣、字幕或畫面去推測意思。
基礎學習者,可從兒童書或生活 Vlog 開始。具備一定英文能力的人,選自己有興趣的電影、戲劇或 YouTube 影片。
至於紀錄片或原文書,建議程度至少中高級以上再使用。
Q 4:自學英文需要買參考書嗎?
A:非必要。很多免費的自學英文網站如 Elllo、Voice of America 和 BBC English 的內容都比參考書還要更完整,還會隨時更新。
Q 5:自學英文沒人糾正錯誤,會學壞嗎?
A:犯錯是英文學習中自然且必要的一環。如果自學英文的過程中從來不出錯,因為你總是在造短句,不嘗試使用不熟悉的單字,反而會陷入「看似有進步」的錯覺。
關鍵不在避免錯誤,而是勇敢嘗試,並從錯誤中學習。你可以善用 AI ,如:請 ChatGPT 扮演英文母語者,幫你檢查句子並提供回饋。
參考指令:
你是一位英文母語者。「我想表達的中文為⋯⋯,我用英文這麼說⋯⋯。檢查是否有錯,並提供其它更自然且常見的說法」。
Q 6:自學英文怎麼知道自己有在進步?
A:自學英文時,不一定要靠考試來檢視成果。語言學家推薦的「任務型評量」是一種更貼近現實,能幫助判斷自己是否進步的方式。
你可以利用 AI 設計一個自己在生活裡可能會遇到的英文任務,如:用英文寫一段自我介紹,看看是否能順利表達姓名、職業、學校和興趣,還是會頻繁卡住查翻譯。
這樣的練習會比單純刷題更實用,因為它模擬了最真實你未來會使用英文的樣子。
Q 7:自學英文沒動力怎麼辦?
A:自學英文沒動力,關鍵不是強迫自己,而是讓學習變得有「連結性、選擇性和信心」。
第一,選你真正感興趣的內容,像是韓團 BTS 的隊長 RM,靠著反覆看美劇《六人行》,把英文學到能流利溝通,因為他把英文和自己的興趣連在一起。
第二,學習方式要有自主權。你可以看影片學英文、聽 Podcast、寫日記,而不是硬背單字和文法。
最後,從簡單的內容開始,建立信心。當你覺得自己「做得到」,動力就會自然提升,學習也會變得更持久。

